近日,海關總署商檢司率天津海關、寧波海關、廣州海關、長沙海關、星沙海關專家團一行赴中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偉股份寧鄉產業基地,就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再生黑粉稅政優化及進出口政策等開展專項調研。此次調研聚焦行業標準共建與政策優化,為促進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提供重要參考。
關企聯動共推循環經濟高質量發展
再生黑粉,是鋰離子電池回收過程中的關鍵產品,其鎳、鈷、鋰等關鍵金屬資源富含量遠高于原礦,被行業譽為“城市礦山”。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新三樣”之一的鋰電池出口總量正逐步攀升,從而拉動國內黑粉需求的持續增長。當前,黑粉在流通和檢測過程中一直缺乏監管標準,導致黑粉難以擺脫廢物標簽,無法作為產品通過進口重新返回國內,對新能源產業發展構成阻礙。
在寧鄉產業基地,中偉股份財務中心總經理鄒暢向海關總署專家團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戰略布局、研發成果及回收循環發展的情況。他表示,中偉始終以研發創新為核心,打造鎳鈷磷鈉四系材料產品矩陣,推出電解鎳、電解鈷、碳酸鋰、羥基鈷等能源金屬產品。公司圍繞“綠色循環、科技創新”在電池回收領域深耕細作,并針對再生黑粉的進口準入困境,特向海關提出了開展重點企業“一企一策試點工作”、給予試點生產型企業“白名單資質”、探索實施“境外預檢驗”、實施“口岸+目的地”聯動監管等切實有效的合理化建議。
在進一步交流的過程中,中偉股份研究總院冶金化工研究院院長任興庭從技術工藝創新、產業布局規劃、綠色低碳實踐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中偉在電池回收領域的探索與成果;關務總監鐘輝向海關匯報了中偉股份關務合規管理的情況,闡述了公司“合規、高效、低成本”的管理方針及三位一體的關務風控體系,并與海關在新政策細節操作難點上進行了深入交流。海關總署專家團對中偉股份關務合規管理、行業合理化建議、電池回收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化能力給予充分肯定,并表示這將為海關總署商檢司等部門制定后續政策提供重要參考。
深化技術創新引領行業標準
作為全球負責任的新能源材料頭部企業,中偉通過不斷加強與相關管理部門、行業上下游伙伴的協同交流,推動行業標準的建設與革新。
2023年4月,中偉股份聯合長沙海關、廣州海關向海關總署提出回收板塊關于粗氫氧化鎳鈷的稅政調研建議;2024年1月,海關總署采納建議,發布了《粗氫氧化鎳鈷》的新增單列編碼,讓該產品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擁有了專屬“身份證”,實現了回收循環材料粗氫氧化鎳鈷海關編碼“零突破”。單列稅號后,該產品進口關稅稅率為3%,相比于以往無稅號時適用的6.5%稅率,降低了3.5個百分點。
2024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 45203-2024《鋰離子電池用再生黑粉》國家標準。該標準是我國乃至全球首個戰略性黑粉國家標準,中偉股份參與了此標準的制定。
2025年4月,中偉股份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朱宗元拜訪貴陽海關,參加貴陽海關與貴州省商務廳聯合舉辦的“貴陽海關關“助”發展2.0行動啟動儀式”,并在會上重點提出了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方面的建議。他期望,海關能在再生黑粉身份證稅號方面以及檢測標準準入方面給予指導,建議增設鋰離子電池用再生黑粉的稅號子目錄,并設置暫定稅率0%或低稅率,進一步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助力中國新能源產業構建完整回收閉環。貴陽海關對此建議高度重視,并表示將考慮積極推動相關政策的研討與落地。
在政企協同機制的助力下,中國電池回收產業正步入“標準引領+政策護航”的新階段,新能源循環經濟有望突破資源流通壁壘,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更強勁支撐。中偉通過關企合作的持續深入,促進了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發展,保障了產品質量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的同時推動產品的合規貿易與進口,為全球新能源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積極力量。